體適能/體育科

體育科是體育學習、教學及評估的整體組織,幫助學校規劃和發展學校體育課程。包括以下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學習目標:

體育科是體育學習、教學及評估的整體組織,幫助學校規劃和發展學校體育課程。包括六大學習範疇的學習內容,並由學科知識及技能、共通能力及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這三個互相關連的部份組成。本架構讓學校和教師依據學校的優勢和學生的學習需要,靈活地選取合適的學習內容和規劃不同的學習活動。六大範疇包括:

1. 體育技能:掌握各類體育活動所需的移動、協調身體和操控用具技能,以增加樂趣和提升表現

2. 健康及體適能:認識「體能活動促進健康」的原理,學習制訂、實踐和評估個人鍛鍊計劃

3. 運動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:了解運動競賽的意義,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

4. 安全知識及實踐:學習「風險管理」,落實預防運動受傷的措施

5. 活動知識:汲取相關知識,以增加樂趣、提升表現和發展組織體育活動的能力

6. 審美能力:洞悉美的具體含意,加強評賞體育活動的能力

學習目標:

完成第一學習階段(小一至小三),學生能:

  • 透過基礎活動及體育遊戲,發展基礎動作技能;  

  • 對參與體育活動抱正面態度;  

  • 說出體育活動對身體的益處;

  • 及在體育活動中表達情意和顯露創作思維。 

完成第二學習階段(小四至小六),學生能:

  • 透過初階活動及簡易遊戲,發展基本技能;   

  • 闡釋體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體育活動對身體的益處;  

  • 有效地與別人溝通和合作;及遵守規則,展示公平競賽精神。

完成第三學習階段(中一至中三),學生能:

  • 透過遊戲和比賽來應用這些活動中的基本技能;  

  • 積極參與體育聯課活動;  

  • 將體育活動理論及訓練原則,用於制訂健康體適能計劃;  

  • 在體育活動中表現適當的禮儀及體育精神。

完成新高中體育選修科(中四至中六),學生能:

  • 認清並滿足自己在強身健體方面的需要,經常參與體育活動,保持體適能在滿意的水平,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;

  • 認清並滿足自己在提升自我方面的需要,在一般體育課最少兩項活動中展示相當的知識和技能;

  • 認清並滿足推廣健康生活模式和建設健康社區的需要;

  • 具備探究精神,可以進行實證探究和運用探究結果討論課題或時事;

  • 展示反思能力,既充分理解體育、運動及康樂的價值觀和文化,又能多角度和批判性地討論課題或時事;

  • 在體育、運動及康樂方面展示共通能力,特別是溝通能力、批判性思考能力、協作能力、創造力和審美能力,並應用至生活其他方面。

科目架構:

 

課程設計原則:

 

1. 課程架構容許足夠的彈性,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;

 

2. 有系統的指導對學生的動作姿勢、體適能及運動技術都會有所改進;

 

3. 本校學生在學習時,也許較其他人需要更多的協助,學習時間也較長;

 

4. 本校學生若用較實際的方式學習,比起利用抽象的理論會易明白。因此,從實踐中學習較為合宜。

 

本校體適能/體育科的課程組織:

高中體育選修科課程架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