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用語文學習領域

課程宗旨:

實用語文學習領域包括語文科及圖書科,透過小一至中六四個學習階段的教學內容,學生能達到下列的課程宗旨:

1. 提高讀寫聽說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;

2. 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、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;

3. 擴闊學生的閱讀題材,例如例如童話、成語故事、科學、想像、生活體驗等;

4. 擴闊學生讀物的形式,例如書本、報章、雜誌、賀咭、海報、照片、多媒體素材等;

5. 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及良好的閱讀態度和習慣;

6. 培養審美情趣,陶冶性情;

7. 培養品德,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;

8. 體認中華文化,培養對國家、民族的感情。

教學設計:

1. 全語文教學:

– 「全語文教學」的重點是語言學習是從整體開始的,聽、說、讀、寫不是割裂式學習,而是互相聯繫的,因此,教師會刻意創設一個有意義和真實的語言環境,讓學生能夠運用各種語言和非語言技巧進行學習。「全語文」課室強調的是真實、舒適、多樣化、有趣和沒有壓力的環境,學生置身其中,是充滿了有趣的文字和圖畫,他們可從真實的文字環境下學習 。

2. 繪本教學:

繪本有豐富的畫面,內容生動有趣,當中的圖像能協助學生掌握概念,理解內容,具體的語境亦能幫助學生掌握語言內容、形式及應用的特點,藉著繪本作為教材,可以更容易幫助智障學童學習言語溝通,其中「看、講、問、動」是繪本教學的基本模式,詳細內容可參考下述圖表:

 

 

3. 拓寬語文學習空間:

– 教師會善用學校及社會資源,在實用語文學習領域內或其他領域協作,有計劃、有目的地安排適切及豐富多采的活動,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,鼓勵學生全方位學習,把學習由課堂延展至課外更廣闊的天地,以鞏固課堂學習,增加實際運用語文的機會,引發學習興趣,激發潛能,例如利用學生早會時間請學生報告天氣、活動前預告;午休時進行點唱節目;圖書科推行親子閱讀獎勵計劃,幫助學生培養閱讀及自學習慣;利用學生喜愛的兒歌配上語文學習的句式,提升學生學習句式的興趣及學習成效。

4. 多媒體互動學習素材:

– 將課本及繪本製作成多媒體互動學習素材(例如:iBook),以iPad的形式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習,亦可將相關的學習素材延伸至宿舍及家中,學生更可以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,全方位提升語文科的學習效益。

5. 專業協作:

– 因應學生的溝通學習需要,本校的言語治療師會入班與教師進行協作教學,按學生的能力和實際需要訂立個人的溝通模式,輔以手勢、圖片交換法(PECS)或發聲輔具以促進及發展學生的群處社交和溝通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