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教育學習領域

課程宗旨:

科技教育是八個主要學習領域之一。為智障學生而設的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,旨在幫助學生通過學習人類如何解決面對的種種問題,和如何將這些解難過程更新及轉移,以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(香港教育局,2015)。校本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主要包括三個科目:科技與生活科、電腦科及資訊與通訊科技科,透過這三科的學習內容,再配合校本STEM教育的推展,期望可幫助學生達致學習科技教育的目標,發展他們的共通能力,和培養他們的正面態度及價值觀。科技教育是有效的平台,幫助學生組織與改善日常生活。科技教育知識範圍的學習元素會與時並進,讓學生能掌握瞬息萬變的科技,相關的知識範圍內容包括:家居管理、食品製作科技、飲食與科學、服裝、成衣與紡織、資訊與通訊科技等,都會因應社會的需要和轉變而不斷更新。科技教育學習領域旨在透過發展學生的科技能力、科技理解及科技覺知,來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。課程宗旨包括:

1. 掌握手腦並用的基本技能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,並且明白如何恰當地運用科技;

2. 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及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;

3. 意識到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及大自然的福祉,取決於如何適當地使用科技工具和系統;

4. 評價科技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。(香港教育局:2015, 2017)

教學設計:

1. 實景化學習:

– 在教授特定的教學主題及內容時,教師會以實況情景的模式進行教學,讓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學習,掌握實際的知識、技能、價值觀及態度,例如教授「食品製作科技」的課題時,會以真正的食材及烹調用具製作食物,亦會帶領學生參加烹餁比賽,將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及技巧類化至不同情景中;在教授「基本程式編寫概念」的課題時,會透過Scratch軟件教導學生輸入指令,從而創作出不同的形狀及圖案,亦會帶領學生參加電競比賽,從真實的比賽中訓練學生的編程思維及協作能力。

2. 協作學習

– 學生一起合作學習,藉此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,亦可藉著同學之間的互動,帶引能力稍遜或較被動的學生,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,提升學習效能。

3. 從閱讀中學習:

– 不論是閱讀食譜、程序圖片、科技教材的說明書等,科技教育均提供了讓學生廣泛閱讀的平台,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引導及鼓勵學生閱讀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素材,並協助他們掌握閱讀的技巧,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。

參考資料:

香港教育局:《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 – 為智障學生而設的課程補充資料 (中一至中三) (初稿) 》(2015)

香港教育局:《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(小一至中六)》(2017)